普洱茶是中国传统茶饮之一,根据不同的发酵程度,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。生茶的制作流程为采摘、摊晾、杀青、揉捻、摊晒、蒸压、干燥等步骤,而熟茶的制作流程则包括采摘、摊晾、杀青、揉捻、晒干(晒青毛茶)、渥堆发酵、蒸压、干燥、包装等多个工序。本文将
01、采摘
普洱茶的采摘时间非常重要,一般在每年春季的“春尖”、“春中”、“春尾”时期进行采摘,夏季采摘则称为“二水”,秋季采摘称为“谷花”。不同的采摘季节会形成不同品质的茶叶,其中“春尖”和“谷花”两个时期的茶叶品质最好。
02、摊晾
在采摘完成之后,需要将茶叶摊晾。有人把摊晾工艺称为萎凋工艺,但实际上这不是一个准确的术语。普洱茶从鲜叶采摘之后,进入了杀青之前的摊放工序,我们称为“摊晾”(也叫摊青)。摊晾的温度、湿度等环境条件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。温度应该在22-24℃之间,湿度应该以茶叶不至于发霉为宜。
03、杀青
杀青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。尽管杀青的手法简单说来就是“闷、抖、抛、翻”四个字,但是杀青确实是一项技术加体力活。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可以通过“看、试、闻、听、摸”感知茶叶传递过来的各种信息,从而适时地调整灶火和锅的温度、变化炒茶的手法和节奏。
04、揉捻
揉捻的目的是使杀青后的茶叶细胞壁破碎,破碎率一般在40%以下(烘青、炒青通常在45%~65%以上),以掌握揉捻叶表面有少量茶汁渗出,手捏成团,并有沾手感为度,要求茶叶成条率在70%—75%为宜。不同的揉捻方式会影响茶叶品质。手工揉捻可以保证茶叶的成条率更完整,茶叶质量也会更高。
05、摊晒
当揉捻工序完成后,需要及时将茶叶摊薄到竹簸箕或晒网上进行晾晒。摊晒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苦涩度,但同时也会降低鲜爽度。古树纯料茶的苦涩度本来就很低,保护好它的鲜爽度,更利于后发酵。
06、蒸压
传统普洱茶(俗称普洱生茶)是通过制作出晒青毛茶(属于晒青绿茶)后,通过蒸软紧压而成的紧压茶。蒸压对蒸汽温度、质量、洁净度等十分讲究,对后期茶品的影响很大。紧压后,茶叶开始进入后发酵阶段,不同的仓储条件会培育出不同的普洱茶品质。
07、干燥
干燥是普洱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。普洱茶的干燥方法有很多种,包括自然风干和进烤房等。自然风干可能会导致茶叶心干不透,影响茶品的品质。而进烤房则可以更好地掌控茶叶的干燥条件,保证茶叶的品质。
08、包装
作为商品,好的包装能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。作为藏品,好的包装能更好地保护茶品,有利于后发酵。简单的双层包装可以满足这个需求,内层采用手工棉纸或者宣纸,外层采用厚一点密封性好一点的纸张做外观包装。
09、仓储
仓储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。良好的仓储条件可以促进茶叶的品质提升,调节茶品中的不同菌群优势,以利于获得更加良好的口感。现在有很多关于仓储的研究,不同的仓储流派有不同的方法,包括纯自然仓、完全人工干预仓和人工干预自然仓等。
总结起来,普洱茶的制作过程包括采摘、摊晾、杀青、揉捻、摊晒、蒸压、干燥等多个步骤。不同的制作工艺和仓储条件会影响茶叶的品质,因此,制作普洱茶时需要非常注意这些细节。